烈日当空,蝉鸣聒噪,一年中最闷热的“三伏天”火力全开!当您躲在空调房、畅饮冰镇饮料时,身体内部正经历一场无声的“高温战役”。汗水带走的不只是水分,更悄然改变着您血液的“成分密码”。此时,一份简单的血液检查,就是解码身体“高温负荷”的关键报告!
三伏天,血液为何容易“亮红灯”
1.脱水浓缩“警报”:大量出汗导致水分流失,血容量减少,血液相对“浓缩”。这会使红细胞、血红蛋白、电解质浓度等指标升高,甚至掩盖贫血,同时增加血栓风险,也让肾功能指标(如肌酐、尿素)更易出现异常。
2.电解质“失衡风暴”:汗液富含钠、钾、氯等电解质。过度出汗不补充,易导致:
①低钠血症:乏力、恶心、头痛,严重可致昏迷。
②低钾血症:肌肉无力、抽筋、心慌、心律失常,甚至呼吸肌麻痹。
展开剩余83%血液检测能精准捕捉这些失衡,避免危险发生。
3.代谢“超负荷运转”
①血糖波动:高温影响胰岛素敏感性,食欲不佳或贪食冷饮高糖食物,都可能导致血糖异常(高或低),对糖尿病患者尤其危险。
②尿酸升高:脱水、高嘌呤饮食(烧烤、海鲜、啤酒)、出汗多排尿少,易诱发高尿酸血症,增加痛风发作和肾结石风险。
③肝肾负担加重:高温下身体代谢废物增多,解毒负担增大。脱水也影响肝肾血流,可能导致肝酶(如ALT、AST)或肾功能指标(肌酐、尿素)暂时性升高。
4.炎症“暗流涌动”:高温本身就是一种应激,可能诱发或加重体内慢性炎症状态。某些炎症标志物(如血常规中的白细胞、C反应蛋白)可能反映出来。
5.隐匿疾病“浮出水面”:高温压力如同“试金石”,可能让原本处于临界状态或隐匿的问题(如轻度贫血、肝肾功能轻度减退、血脂异常)在血液检查中显现出来。
三伏天血液检查:
您的“高温健康晴雨表”
预警脱水危机与电解质平衡:血常规(看红细胞压积、血红蛋白浓度初步判断脱水浓缩)、电解质检测(钠、钾、氯)是评估水合状态和电解质平衡的“金标准”,直接指导科学补水补液。
1.监控代谢核心指标
血糖:及时发现血糖异常波动,调整饮食或药物。
尿酸:筛查高尿酸血症,预防痛风急性发作和结石形成。
血脂:夏季饮食易油腻,监控血脂(总胆固醇、甘油三酯、低密度脂蛋白)防止心血管风险。
2.评估肝肾“抗压”能力
肝功能:谷丙转氨酶(ALT)、谷草转氨酶(AST)、胆红素等指标,反映肝脏是否在高温下“超负荷”或受损。
肾功能:血肌酐(Cr)、尿素(UREA)、估算肾小球滤过率(eGFR)是判断肾脏排毒功能的关键。脱水时肌酐、尿素可能一过性升高,需注意辨别。
3.捕捉炎症信号:血常规(白细胞计数及分类)、C反应蛋白(CRP)等,帮助发现潜在的感染或慢性炎症活动。
4.筛查贫血“真面目”:脱水会掩盖贫血(使血红蛋白浓度假性正常),血液检查结合红细胞压积等能更准确判断是否存在贫血(如缺铁性贫血在女性中常见)。
三伏天,这些人群血液检查别拖延
1.慢性病患者:高血压、糖尿病、心脏病、高尿酸血症/痛风、慢性肝肾病患者(重中之重!)。
2.中老年人:身体调节能力下降,对高温更敏感。
3.户外工作者/运动爱好者:大量出汗脱水风险极高。
4.经常感觉乏力、头晕、恶心、食欲不振者:可能是脱水、电解质紊乱或更严重问题的信号。
5.长期服药者:尤其服用可能影响肝肾功能、电解质或血糖的药物(如利尿剂、某些降压药、降糖药、他汀类、非甾体抗炎药等)。
6.计划或正在进行减肥/特殊饮食者:夏季易营养不均衡。
三伏天“护体护血”小贴士
1.智慧补水,贯穿全天:小口、多次饮用白开水或淡盐水/电解质水(尤其大量出汗后)。别等口渴!观察尿液颜色(淡黄为宜)。避免过度依赖甜饮料、浓茶咖啡(可能利尿)。
2.均衡清淡饮食:保证优质蛋白(鱼、蛋、豆制品),多吃瓜果蔬菜(补充维生素矿物质和水分),严格控制盐、油、糖。痛风人群严控高嘌呤食物。
3.主动防暑降温:避开高温时段外出(10~16点),合理使用空调风扇(避免直吹、温差过大)。
4.规律作息,保证睡眠:充足睡眠有助于身体修复和调节。
5.适度运动,量力而行:选择清晨或傍晚凉爽时进行温和运动,及时补水。
6.严格管理慢性病:遵医嘱用药,加强血压、血糖等居家监测。
7.警惕身体信号:如持续乏力、头晕、心慌、尿量明显减少、恶心呕吐等,及时就医。
健康行动令:给血液做一次“高温体检”
三伏天的热浪里,您的血液正默默记录着身体的负荷与挑战。一次常规的血液检查,就是破解这份“高温报告单”、守护健康的明智之选。特别是慢性病患者和高危人群,别让酷暑成为健康的“盲区”。汗水是身体的降温剂,血液是健康的信号灯。读懂它,让这个三伏天过得安心又健康。如果出现不适,立即咨询医生,安排一次必要的血液检查,让科学数据让我们安全度夏。
供稿科室| 检验科
作者| 崔雯萱 梁淑新
责编| 李英硕
审核| 王云 崔岚
投稿邮箱| hdfyxcb@sina.com
河北大学附属医院
咨询电话
发布于:北京市传金所配资-安全配资-在线炒股配资选择配资-股票杠杆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